jdl008

河南卫浴盆(河南卫浴批发基地在哪)

jdl008 行业动态 2024-05-05 286浏览 0

  古稀老人张克华的“陶瓷梦”

  

▲ 张克华指导孙子学习陶艺 文/图 特约记者 魁俊梅

平川区陶瓷历史源远流长,是西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素有“西部陶都”的美誉,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平川陶瓷人对陶瓷的热爱、发扬和传承。

  说到对平川陶瓷的传承,就不能不说说六代从事陶瓷产业的张氏家族,不能不说说张克华,他是名副其实的平川陶瓷传承人,他为平川陶瓷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出生世家,用心学艺

  

孙守南(左)和张克华(右)

  9月16日,一场秋雨过后,平川的空气清新而潮湿,记者在平川陶研中心主任孙守南的带领下来到了坐落在红圈槽的张克华家。

  现年74岁的张克华老先生,看上去身板还很硬朗,背有些微驼,说话语速较慢,但思维清晰,表达风趣。

  张克华祖籍山西,同治年后,其太爷张凤阁来到平川区磁窑沟建窑烧瓷。磁窑沟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在烧制陶瓷,到了清代以后,逐步形成以陶瓷为中心,兼营煤炭、白灰、石灰等日用品及建筑材料的综合集镇,传有吉林、云南、江苏、安徽、河北、青海、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等十八省人来此谋生,有“码头之地”之称。

  太爷张凤阁是位全工艺陶瓷匠人,是张氏家族陶瓷产业的创始人,他精于制陶,善于经营,使张氏家族世代成为陶瓷大户。

  1952年,靖远县人民政府派工作组到磁窑帮助成立互助组,时年,10岁的张克华就在磁窑沟自家窑里干一些搅轮、晒坯等力所能及的活儿,并开始跟着师傅学习烧制陶瓷。

  说起当时学艺的情形,张克华一改谦虚和内敛,露出些许得意和自豪来。他说,刚开始,师傅看他是一个十岁的娃娃,不愿教。可是,他就不服气,赖在师傅跟前不走,定定瞅着师傅制坯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看完了,就在旁边空闲的轮子上自己做,而且还做得有模有样。

  这让师傅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看出张克华是一个可塑之才,也真心喜欢陶瓷,因此正式收他为徒,从寻找陶瓷原料开始,到炼泥,拉坯,成型,一步一步教他陶瓷手艺。而此后的事实证明,张克华也没有辜负老师的厚爱。

  学完了制坯,张克华还不满足,他要学太爷,掌握陶瓷制造全工艺,因此后来他又去学习装烧工艺。“泥做火烧,关键在窑”,烧窑成功与否是瓷器质量优劣的重要环节。烧成过程是陶瓷制造工艺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因此,张克华学得格外用心。他从最简单的装坯开始学起,到满窑,封窑门,烧窑,到观火测温,止火冷却,每一步都是保证陶瓷质量的关键,每一步都认真而严谨,丝毫不敢马虎。也因此,十三、四岁张克华便成长为一名全手艺陶瓷工人。

  多次转型 坚守祖业

  

  1956年,磁窑沟成立了“靖远磁窑陶瓷生产合作社”,私人的瓷窑都集中归入合作社统一生产,统一销售。所有的工人一律施行计件工资。十三岁的张克华那时已经正式成为一名陶瓷工人,每月大概领二十一二块钱,能够养活自己了。

  1958年,磁窑陶瓷合作社改名为“靖远磁窑陶瓷厂”,实现了由集体企业转为地方国营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手工搅轮加工向机器加工的转变。改名后的陶瓷厂,为了扩大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也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将之前的直烟窑改为倒烟窑。后来,又新建了隧道窑。隧道窑的建成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使磁窑沟的陶瓷产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当时,磁窑沟的生产生活条件很艰苦。没有电,人们主要靠烧煤取暖、生火做饭。更没有自来水,生产用水是沟里的苦咸水。生活用水则要到十几里外的沟外去驴驮,人担。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品都要去沟外采购,但人们对陶瓷的热爱没有改变,对陶瓷工艺的精益求精从未停止……”张克华深有感触地说。

  那时,不论生产设备还是生产技术都很落后,拉坯机是两个手工搅轮。粉碎原料靠驴拉着石碾子碾碎,拉坯、晒坯、上釉、装烧等等所有制造流程基本上都是手工。而运送更是由驴驮运出去的,因此生产销售都很滞后。但是勤奋好学的张克华却在这里学到了精湛的陶瓷手艺,打下了将来重振陶瓷祖业的坚实基础。

  1961年,张克华十八岁,适逢新婚,陶瓷手艺刚刚成熟,事业也刚刚起步,却遭遇上山下乡运动,除了大哥,张氏全家都被下放到靖远县东升乡柴新村,耕田种地当农民。这让他一度陷入低迷情绪中。但张克华的血管中流淌着陶瓷世家的血液,张克华的内心深埋着振兴张氏陶瓷的火种,只要一阵春风,就会熊熊燃烧起来。

  1972年靖远磁窑陶瓷厂迁出磁窑沟,在刀楞山下新建厂房,厂名由靖远磁窑陶瓷厂改为靖远陶瓷厂。新建的陶瓷厂,把罐形窑改建为隧道窑、隔烟窑。陶瓷生产从运输、原料加工、制坯、烘干、到上釉、装烧大部分实现了工艺流程的机械化。

  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大江南北沉睡的土地。也许是重振祖业使命的召唤,也许是他对形势的正确把握,一次,张克华来到磁窑沟,看到有人在拆陶瓷厂遗留下来的窑炉设施,他心里猛然一亮,这些磁窑稍加修缮就可以生产啊!而且那些埋藏了近二十年的陶瓷制作工艺在这一刻仿佛鬼神附体,全部苏醒了。

  兴奋异常的张克华赶紧找到靖远陶瓷厂书记李玉佩,向他申请保留借用那些废弃的瓷窑及简易设施,搞个体经营。李玉佩很痛快就答应了。张克华就在原来废弃的两个窑里开始了陶瓷创业。那时,社会上对个体经营还十分敏感,亲戚朋友都劝他不要莽撞行事。但是,与时俱进的张克华毅然决然重起炉灶,干起了个体烧窑。

  “当时,磁窑沟只有我一家磁窑生产陶瓷”,时隔三十多年,张克华依然忍不住激动情绪,自豪地说,“在我的带动下,到八十年代末,小瓷窑遍地开花,从磁窑沟一直建到了周家地,建到了靖远、会宁……”的确,当时亲朋相邻们看到张克华家的瓷窑赚了钱,纷纷效仿,以至于当时平川地区大大小小的瓷窑发展到四五十家。

  与时俱进,不忘初心

  

  1991年,看到磁窑沟已经没有多大发展前景,张克华把厂子搬至平川区所在地七泵房后面的红圈槽,在那里与老三老四以及外甥共同合资组建了盈胜联营陶瓷厂。一共三个窑,一年能烧三四十窑,每一窑大概有六百件,年产值在三四十万左右。后来,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又贷款增建了一个隧道窑。“贷款后,压力很大啊,常常失眠……”创业路上有苦也有甜,张克华痛并快乐着。

  在采访过程中,张克华最喜欢说的一个词是——与时俱进。事实上,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尽管没念过几年书,但张克华喜欢动脑子,尤其在陶瓷这件事上,特别地较真。

  八十年代初,在磁窑沟创业时,看到遗留下来的那些磁窑都是一个门,添火比较吃力不说,还特别费煤,烧出来的产品也因为火温不均匀而质量参差不齐。后来,他经过多次琢磨,对旧窑进行了大胆的改造,将一个门变成了两个门,实践证明,这次改造很成功,省煤省力,且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后来,他又在装窑方面动起了脑子。别人装窑都是六指宽的距离,而他偏偏要将距离缩小至二指宽,确保装烧的安全性、稳定性。这一新举措,不但增加了产品烧制数量,而且还使产品在烧制过程中受热均匀,烧出来的产品釉色鲜亮,质地优良,增强了卖相。

  2004年,张克华主动退出盈胜联营陶瓷厂,协助其长子张明彪筹建了盈耀陶瓷厂。盈耀陶瓷厂占地面积六百多亩,投资五百多万,上线现代化的天然气窑和梭式窑,成为平川陶瓷企业中的佼佼者。为了能够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张克华还对瓷窑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充分利用天然气窑产生的余热,进行晾坯、烘焙等工艺,既节能,还环保,且提高了产值。

  目前,张氏家族还经营着陇烨、泰瑞、昱恒、盈胜、盈耀等陶瓷企业,是当地制陶业的主要力量,侄子张国明的陇烨陶瓷厂更是平川陶瓷的龙头企业。子侄孙辈有20多人从事陶瓷产业,在这些企业务工的人员近千人。

  至今,年逾古稀的张克华还牵心着陶瓷厂的事情,茶余饭后不时到陶瓷厂溜达,一来解闷,二来监督儿孙们确保陶瓷产品质量,有时心血来潮,还要玩玩泥巴。

  

在盈耀陶瓷厂

  在采访结束时,张克华和孙子一起带领记者一行参观了盈耀陶瓷厂。穿过一片黑瓷大缸的世界,来到一座庞大的陶瓷车间,车间里电脑监控的天然气窑,正在烧制缸罐碗盆。晾晒车间里,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正在专注地用陶泥塑造着什么。

  

  小姑娘在玩泥巴

  

张克华在给小姑娘指导

  张克华老人站在小姑娘身边看着,不住地赞叹,指点,这一幕温馨而具有历史意义的画面,让在场的所有人内心一动:这就是传承啊。只要有了一代又一代热爱陶瓷的人,平川的陶瓷将会发扬光大,而“西部陶都”这个美誉也会更加底气十足。

  完

  ▋来源丨白银周刊 文/图 特约记者 魁俊梅掌上靖平综合整理

  15095428570

  527911380

  1509542857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继续浏览有关 河南卫浴盆 的文章